钱玄同(1887年9月12日—1939年1月17日),原名钱夏一级配资世界门户,字德潜,又号疑古、逸谷,常效古法将号缀于名字之前,称为疑古玄同。五四运动前夕改名玄同。汉族,浙江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,中国现代思想家、文字学家、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。
光绪十三年(1887年)9月12日,出生在浙江吴兴(今浙江湖州)的一个官吏家庭,是吴越武肃王钱镠之后 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,“苏报案”发生,钱玄同思想发生剧烈转变。光绪三十年(1904年),18岁的钱玄同在湖州剪辫,与好友共同创办《湖州白话报》。
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,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师范,与章太炎、秋瑾等人交往。次年入中国同盟会。宣统二年(1910年),钱玄同回国后,开始教学生涯。民国六年(1917年)起,兼任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;同年,加入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为会员,会长是蔡元培。
民国八年(1919年),钱玄同在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出版的《国音字典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。民国二十三年(1934年),提出《搜采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》,并自己起草了“第一批简体字表”。次年被选出其中的324个字,作为历史上由官方公布的第一批简化汉字。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1月17日,钱玄同因右脑部溢血逝世。
钱玄同是国语运动的积极参加者,为中国语言学界培养了大批英才。在史学界,钱玄同也有相当的贡献,是承袭清代道咸年间今文家极盛余绪,而又启发现代用科学方法扩大辨伪运动的第一人。
发布于:北京市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